如何防止app窃取个人隐私
大数据面前,人人都是赤裸。这句话在互联网行业是普遍真理,意思是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收集用户大量的行为数据,就可以分析出用户的行为模式。从而预测用户的下一步动作。在用户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的时候,大数据分析结果已经知道了。这就是,大数据面前,人人都是赤裸。
而手机用户的行为数据,往往就在用户生活中常用的东西,比如手机、电脑。这些又有公开信息,又有隐私信息,并且还联网的电子设备。
已然成了大数据的“矿藏”,随时都可以提取挖掘。
你的手机应用获取了多少你的隐私?
围绕几个大企业的APP,给大家解读一下。
微信权限记录
微信权限记录:电话、短信、wifi、蓝牙、录音、摄像头、定位
手机淘宝
手机淘宝权限记录:电话、wifi、蓝牙、录音、摄像头、定位
京东
京东权限记录:电话、wifi、4G/3G流量、蓝牙、录音、摄像头、定位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权限记录:电话、短信、wifi、蓝牙、录音、摄像头、定位
百度网盘
百度网盘权限记录:电话、短信、wifi、4G/3G流量、蓝牙、录音、摄像头、定位
从上面五个大企业APP可以看出,抛开应用内用户聊天、购买记录谈,这些应用都还想获取用户的短信内容,电话内容,位置信息等等隐私信息。这些内容都还想随意打开用户的wifi和流量通信,难道是想在用户不知的情况上传下载很多信息?
所以,你在安装APP后,最好到“设置”中,“隐私授权”里面把应用想获取的很多功能都关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