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交换机的VRRP负载均衡模式

在一些 H3C 交换机中同时支持以下两种模式的 VRRP:
标准协议模式:基于 RFC 实现的 VRRPv2 和 VRRPv3。其中,VRRPv2 基于 IPv4,VRRPv3 基于 IPv6。VRRPv2 和 VRRPv3 在功能实现上并没有区别,只是应用的网络环境不同。前面各小节所介绍的都是针对标准协议模式进行的。下面将要介绍的 VRRP 负载均衡模式以 VRRP 标准协议模式为基础,VRRP 标准协议模式中的工作机制(如 Master 路由器的选举、抢占、监视功能等),VRRP 负载均衡模式均支持。
负载均衡模式:它是在标准协议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实现了负载均衡功能。支持负载均衡模式的 H3C 交换机主要包括 S58、S9500E 系列,但 S5600、S7500、7500E 系列不支持。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负载分担”与“负载均衡”是不同意义的,具体将在本节后面介绍。
在 VRRP 标准协议模式中,只有 Master 路由器可以转发报文,Backup 路由器处于监听状态,无法转发报文。虽然创建多个备份组可以实现多个路由器之间的负载分担,但是局域网内的主机需要设置不同的网关,增加了配置的复杂性。
VRRP 负载均衡模式在 VRRP 提供的虚拟网关冗余备份功能基础上,增加了负载均衡功能。其实现原理为:将一个虚拟 IP 地址与多个虚拟 MAC 地址对应,VRRP 备份组中的每个路由器都对应一个虚拟 MAC 地址,这样就可以使用不同的虚拟 MAC 地址应答主机的 ARP(IPv4 网络中)/ND(IPv6 网络中)请求,从而使得不同主机的流量发送到不同的路由器,备份组中的每个路由器都能转发流量。
在 VRRP 负载均衡模式中,只需创建一个备份组,就可以实现备份组中多个路由器之间的负载分担,避免了 VRRP 备份组中 Backup 路由器始终处于空闲状态、网络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但在 IRF 堆叠模式下使用 VRRP 负载均衡功能时,须配置 IRF 的桥 MAC 地址为永久保留(默认情况下,IRF 的桥 MAC 地址为永久保留)。
本文来自于胖鲨鱼网

(0)

相关推荐

  • H3C交换机有哪几种配置模式

    H3C交换机有哪几种配置模式,下面由小编介绍下具体的吧 操作方法 01 用户视图:启动交换机的第一个看到的视图,其表示方式为<H3C>,在用户视图下可以查询交换机的基础信息,如版本号,如图 ...

  • 四层和七层负载均衡的区别详细介绍

    负载均衡设备也常被称为"四到七层交换机",那么四层和七层两者到底区别在哪里? 第一,技术原理上的区别。所谓四层负载均衡,也就是主要通过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和端口,再加上负载均衡设备设置的服务器选择方式,决 ...

  • 四层和七层负载均衡的区别

    (一) 简单理解四层和七层负载均衡: ① 所谓四层就是基于IP+端口的负载均衡;七层就是基于URL等应用层信息的负载均衡;同理,还有基于MAC地址的二层负载均衡和基于IP地址的三层负载均衡。 换句换说 ...

  • 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F5,LVS,DNS,CDN)区别以及选型

    ======================================= F5全称: F5-BIG-IP-GTM 全球流量管理器. 是一家叫F5 Networks的公司开发的四~七层交换机,软硬 ...

  • H3C交换机配置备份与恢复(web界面/命令行形式)

    局域网维护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对网络设备的配置进行备份与还原。 相信有很多网管员备份配置都是采用display current命令查询当前设备运行配置信息,然后采用ctrl+c,ctrl+v的方式将信息 ...

  • 最需要了解的H3C交换机端口安全模式

    用户网络访问控制是我们在进行网络管理和网络设备配置时经常要用到一项网络技术应用。许多读者朋友往往遇到这类应用需求时无从下手,其实在用户的网络访问控制方面,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配置基于端口的安全模式 ...

  • Linux系统下使用HAProxy配置HTTP负载均衡系统的方法

    如今对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大,这给广大的IT管理员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流量猛增、自生的流量增加或者是内部挑战(比如硬件故障和紧急维护),不管怎样,你的互联网应用都必须保持 ...

  • 路由器基础知识:全面解读负载均衡技术

    Internet的规模每一百天就会增长一倍,客户希望获得7天24小时的不间断可用性及较快的系统反应时间,而不愿屡次看到某个站点“Server Too Busy”及频繁的系统故障。 网络的各个核心部分随 ...

  • Linux虚拟服务器 LVS的三种负载均衡方式比较

    Linux虚拟服务器 LVS的三种负载均衡方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