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界面动效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什么?

@鸿影  坦白来说,虽然我之前在项目里做过一些小动效尝试,但一直没有什么系统的方法和原则指导,大多在原型软件里凭「感觉」随意调调了事,而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做成这样。刚好最近有在和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进行动效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对动效设计的价值、原则和实现交付开始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本文中浅薄地总结一下。

明确价值:动效设计能解决什么问题?

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动效设计自然也不例外,当打算在界面中加入动效元素时,我们应该先明确清楚动效设计的价值所在,而不只是出于对「酷炫」或者「潮流」的盲目追求。从商业价值和体验价值两个角度,大概总结如下:

1. 商业价值

通过动效设计可以更好地吸引用户注意力,提升用户对内容的点击探索欲。比如说,当我们在业务上非常希望用户去触发某个互动入口时,除了在视觉上进行强调,也可以给这个互动入口在合适的时机加上合适的动画(比如从屏幕边缘飞入、旋转出现、发光闪烁等),使之更容易被用户注意到、产生可交互的认知,进而触发交互行为。案例:以下 App 里图片上标签的圆点有扩散动效,点击可以查看所有相关的聚合内容。

App名称:nice

通过动效设计可以提升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或者制造一些「小惊喜」让用户产生快感和满足感,使用户感到不那么枯燥,从而达到提升用户使用黏性,更好地留住用户的目的,甚至还可以吸引用户主动进行传播,扩大产品影响力。案例:下面这个 App 中,当完成一件任务的时候,会出现满屏彩纸片飞舞的动效,带给用户惊喜和成就感。

App名称:微习惯

通过动效设计可以辅助视觉元素更好地传达产品品牌味道,成为产品设计语言的重要构成之一,加强与竞品的差异化,强化用户对产品品牌的感知。案例:Google 的 Material Design。

图片来源:The New Material Design Motion Guidelines

具体到指标上,可以通过 UV 点击率、留存率、满意度、认知度、舆情反馈等来进行综合验证和衡量,评估动效设计是否达到了效果。

2. 体验价值

动效设计可以描述当前情境,更清晰地体现内容元素之间的逻辑和层级关系,帮助用户理解上下文、知道当前所在位置。

图片来源:http://image.uisdc.com/wp-content/uploads/2016/09/UISDC-MOTION-201609145.gif

动效设计可以引导用户的操作浏览,给用户以明确的方向感,而不是对下一步该看什么、做什么感到不知所措。

图片来源:Material Design – The Morphing FAB

动效设计可以促进用户的情感体验,缓解用户的焦虑情绪(比如等待期间)、制造惊喜等。

图片来源:https://dribbble.com/shots/2753803-Refresh-your-delivery

动效设计提供当前的状态反馈,加强用户对操作行为的感知,给用户以可控的感觉。

图片来源:http://ww1.sinaimg.cn/mw690/69b7d63agw1fao53c27vyg20c80967wk.gif

遵循原则:动效应该是自然、和谐、可用的

不是简单地动起来、或者凭感觉调两下就叫动效设计,动效设计应该有其基础原则。在此主要从物理规律、品牌调性、可用性三方面进行总结。

1. 物理规律

动效设计应该是自然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元素的运动轨迹应该符合真实世界的物理规律,这样能让用户更快地认知、理解和接受,而不是感到突兀和不协调。比如元素从可视区域外进场是逐渐减速的 ease out 曲线,从可视区域内离场是逐渐加速的 ease in 曲线,都是符合我们的物理常识的(想象一下一个元素从界面中向下掉到界面外,是不是像真实世界里的自由落体运动),在决定一个元素的运动曲线时,不妨从物理世界中寻找隐喻,比如设计一个元素点击出现、然后上升消失的过程,可以参考氢气球的上浮使用加速运动曲线。

图片来源:http://ww3.sinaimg.cn/mw690/6e5d2935jw1fabs4gnkajg20c809617y.gif

2. 品牌调性

动效的风格和节奏应该是符合产品的品牌调性的,和竞品相比有个性和差异化的,而不是与之南辕北辙。比如一个基调为青春活力的产品,可以使用更多的弹性阻尼动效曲线,但如果将其用在一个基调为沉稳可靠的产品上,就会显得很不协调。

3. 可用性

界面动效设计同样需要遵循基础的可用性原则。比如不能让用户产生多余的等待,影响到用户操作的效率;比如保证体验的一致性,相似交互触发的动效应该有统一的规范和逻辑,而不是花样百出造成用户认知错乱;比如不能大幅影响到产品性能,产生严重的掉帧、卡顿等。

实现交付:保证最终上线的效果

保证设计方案的还原度是一个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基本素养之一,要记住:用户永远只会通过最终的线上效果来评判你的设计好坏,而不会在意你的设计稿做得有多完美。

1. 可行性验证

与其等到辛苦设计制作了一个酷炫的 Demo,拿给前端一看才知道根本实现不了,只能匆匆准备 Plan B,不如在更早的阶段就通过口头描述/分镜头草图/低保真原型等低成本手段和前端沟通方案的可行性,确认怎样的效果可行后,再进一步细化设计方案。

我最近参与的一个项目里,需要设计一个下拉载入新页面的动效,当时我们考虑到新页面里有丰富的宇宙元素,产生了做一个火箭下拉松手发射载入效果的灵感。但是因为应用是基于 HTML5 而非 Native 的,对一些效果比如弧形曲线的实现没有把握,所以就用纸笔简单地画了几个关键分镜头的草图,然后去和前端沟通,了解到哪些效果不能实现、共同讨论确定具备可行性的方案之后,再细化具体的设计。

2. 实现交付

这里涉及到设计语言和前端语言的对接,光口头描述想要怎样怎样的效果,其实很难传达到位,前端还是按照自己的感觉做,最终出来的效果质量很难保证,额外增加了很多反复沟通的成本。

最直观的沟通方式是直接给前端 Demo 演示,在动效 Demo 制作工具上面,现在市场上的选择可谓五花八门,网上相关的文章介绍也很多,本文就不再赘述了。如果让我推荐的话,从上手速度和制作效率的角度推荐 Principle,从可行性和对接前端的角度则推荐可以直接输出 HTML 文件的 Hype3,当设计一个基于 HTML5 的动效时,前端可以直接从中获取想要的参数,节省更多沟通成本。

但是仅仅交付 Demo 的话,尤其是不能直接从中获取关键参数的 .mov 或 .gif 格式的 Demo,前端仅凭肉眼还原,很容易造成一些细节的遗漏。所以除了关键帧图示、Demo 之外,我们最好还能给到前端具体的实现参数,如触发条件、空间坐标、透明度、持续时长、延时、运动的贝塞尔曲线等,交付方式可以参考类似以下的动画属性分解表。

图片来源:干货分享!HTML5 动效的常见制作手法 – 文章 – 伯乐在线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还可以考虑将动效结合组件沉淀下来,形成一套带动效规范的组件库,之后的业务需求里直接调用即可,而不需要反复的设计开发。
封面设计:Gal Shir

知乎

作者:鸿影
(0)

相关推荐

  • 怎样利用AE设计一个ICONS动效

    巧用AE设计一套ICONS动效. 炒鸡简单,值得借鉴,希望各位有兴趣的朋友都学以致用

  • 设计微观——图表动效洞察

    本文针对三類型圖表:折线图.直线图.圆饼图分享动效设计过程,并附带移动端的交互场景动效.网上有许多的图表设计作品,部分也会添加动态的展示,而本文则以团队移动端产品的图表为参考,参考理论.学术依据等来创 ...

  • 关于动效赋能产品体验的思考

    会AE的设计师有很多,似乎动效已经是设计师的标配,但你懂得如何利用动效提升产品体验吗?什么是动效呢?动效就是使UI富有表现力且让产品易于使用的元素和表现手段. 设计师在工作中经常会收到"我觉 ...

  • 如何准确的向工程师传达动效设计?

    小编:最近好像一直在分享设计师与别的部分的巧妙配合的技巧,那么依旧继续.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由CocoaChina分享的如何准确的向工程师传达动效设计?在UI设计中,动效的设计十分的重要,在你与我中传递 ...

  • App动效原理和应用设计

    时下对动效的追捧,疯狂至可以用一句话形容--"没有动效的APP,简直不是好的APP".优秀的动效设计在提升产品体验.用户粘性方面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已然成为现下Web.APP产品交 ...

  • 腾讯干货!交互微动效设计指南

    导语 本设计指南适用于UI界面中交互微动效,涵盖入场.出场动效,过渡动效和加载动效,在时间和缓动曲线的选择上提供了一些通用的设计建议,帮助设计师理清动效设计思路,提高设计效率. 一.本指南的适用范围 ...

  • UX设计中的功能性动效

    图片来源:ZURB UNIVERSITY 功能性的动效是指一种微妙且具有清晰合理目的的动画效果.它能减少认知负荷,防止对(界面)变化的忽视.还能帮助用户在界面的空间关系之中建立惯性回忆.更重要的是,动 ...

  • 放大镜动效制作解析!(PS教程)

    小编:15年UI设计作品中少不了动效的展示,今天带大家学习一种很酷的放大镜效果.就是模拟放大镜移动过的地方放大清晰的效果. 本文通过一个放大镜动画的实例(简单模拟放大镜, 重点探讨挖空样式)来讲解剪切 ...

  • 那些创意十足的Loading动效原型合集

    @SophiaDuang!又来新货啦! APP设计中,我们在很多地方都会用到Loading,全屏加载要Loading,下拉刷新要Loading,上滑加载也要Loading- 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 ...